欢迎访问上海经济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原来你是这样的区老师

我恰逢佳节,区老师先祝各位端午安康!

有一段时间没有正儿八经地写过东西了,主要是刚刚经历完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得摸一下鱼,另一方面也在给自己充电,去了解更多各色各样的东西。

过完大家最关心的志愿填报,坏消息是公众号热度降下来了,但好消息是现在还点击来看的都是铁粉,而且这一年铁粉似乎多了不少。如果你有幸点进来这篇文章,那么大概可以对区老师有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为一个广州本地的教育公众号,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到我,大概率是因为在各自群里,或者大家自己的朋友分享到我的某一篇文章,某一条视频,然后入了坑的。

然后入坑久了的家长,大概会发现,我堪称是教育自媒体里面的泥石流。

准确来说,目前我的身份应该是数学老师+升学服务提供者+教育自媒体

数学老师

我不是学校老师,也没有在机构呆过,几乎出道开始就是和小伙伴们以工作室的形式单干。现在因为有其他工作,所以基本上只教初中小班,高中则留给我们的另一个大佬。

大概是这层身份,大家能感受到的是我的无敌比理性,无论是文章资讯和数据分析,还是中考升学志愿指导,还是想问题的角度和思维。

长期给学生上课,令我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明白现在的他们究竟在想什么,要什么,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又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我有一些特别的,接地气的观点,大概也是源于此。

所以,我在志愿指导的时候,首先第一个建议,就是家长应该尊重学生,充分沟通,我最近这个月的口头禅就是“他(她)读书不是你(家长)读书”。

升学服务提供者

我在想用一个什么词语能够描述这个身份呢?想来想去没想到一个高大上的词语,也不能自夸为专家(弄不好成了砖家),所以就用这么一个词吧。

和各位同行大佬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都广泛涉猎不同,本小脑瓜子没有这个能力。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中考板块,高考因为是全国性的,而且升学渠道多样,所以需要数据库和人脉资源,故我们的合作方是大名鼎鼎,专业无比,老板我还很熟的高考直通车

小升初由于我主观的厌恶没有涉及,我的熟悉程度还远比不上群里的不少家长,要是你问我小升初的话我不回答你绝不是我卖关子,就是我能力不够。


至于中考,我大概、应该、也许还是算比较专业,比较敏锐的吧。

这个板块主要是和家长打交道,形形色色的家长,线上线下沟通的无数。虽然某些特定时候量太大让我抓狂,但在和各位沟通的过程中,我确实也在业务上有所精进,在对很多教育方面的看法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目前这一套对教育的价值观和个人观点。

教育自媒体

目前,只要不是vip 1v1的中考升学跟踪咨询,我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全部内容都是免费的,也没有搞任何的收费群(目前10个中考群、7个高考群、2个小升初群全部免费),靠那点文章和视频的流量是粥都吃不饱的——为了不影响阅读体验,我的文章甚至都没有开通文中广告。

但自媒体也是得吃饭的,只是不恰各位家长的饭,恰饭主要来自甲方。

其实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学校的深度介绍,二是甲方广告直接投放。

学校深度介绍绝大多数是原创文章,并且建立在到学校多次了解,和学校领导多次接触,并且都说某程度上我个人认可的学校。

甲方广告的投放,目前只接教育类相关,有资质或者大品牌的广告。所以大家现在看不到诸如“高考规划师”、“家庭教育证书”、“有声书录制兼职”等我认为没有半毛钱作用乃至有点坑人的广告。可以说,能在我这里看到的广告,我认为甲方还是靠谱的,大家按需了解是可以的。

另外,每年尤其是目前升学季,会有不少外市学校来找我投广告,就是那种给钱就能进的学校。我一贯主张能过普高线首选招考平台上的学校,所以一律都拒绝了。

恰的饭都经过我们筛选,无论是学校还是甲方投放,不敢说全部都非常好,但靠谱,如果有不靠谱的内容请务必私聊我们。

其他

和纯粹复制黏贴分享资讯不同,区老师的这个号会有相当多的观点性文章。既然是观点,必然有主观部分,所以我知道会存在不少反对声音。这几年从事上述工作,我逐渐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理解大家立场和观点不同,同时不追求说服对方。

如果你在迷茫中,不妨看看我的观点,多一个思考角度。

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妨试试学我用更理性的思维考虑问题。

展望

我想,多数家长都会同意,能力才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但是当你问我能力应该怎么培养,我也没有一个答案,毕竟说是容易,做起来很难,能力的培养是要有载体的,是有计划的,而非空谈。

常听到有人说,学数学有什么用,你不会用二次函数买菜。但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他们,学数学能够培养人的数字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而具体的数学题目则是其中的载体。作为数学老师,我会引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各方面的能力逐渐养成。

我能够做到的东西是片面的,我只教数学,目前还只教初中数学。但是,我有这个公众号,我有一些流量,而教育行业内有那么多各个领域的大佬。

最近,我尝试去深入了解那些和我理念相仿的,在各自领域都相当专业的大佬,看看哪些也能够推荐给大家。

比如上个月我去新疆,旅游的同时,其实还是跟着做研学的一个朋友去“踩线”,了解他们这个项目是否值得我去推广,而结果确实是相当不错。

再比如,这几个月我一直在了解另外一个朋友的项目。他是一个横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的青少年科创教育机构的创始人。我主要了解的是除了他们和市面上那些“既当教练又当裁判”,仿佛仅是为了满足简历需求而设的机构有什么不同。

经过多次了解,简单地讲,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他们确实跳出了目前市面上广泛的编程启蒙、基础创客、手作、机器人等浅层科创范畴,更加注重创造与科学、信息、设计及社会生活发展的连接。

他们的课程以项目为导向,注重跨学科融合,涵盖科技发明制作、物理电子电路、硬件编程、生物化学自然科学实验、机械工程智造、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板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今天第二条推送放上创始人潘老师关于科创教育对学生从小学到高考培养好处的看法,感兴趣的可以移步次条,也可私信我获取潘老师的私微以进一步咨询)

如此,和我的教育理念,即不要一味功利化,而是对重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是共通的。

至于升学帮助,能力在线,升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正如我的数学课,不以分数为唯一导向,但是能力到了,分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综上,是区老师公众号的独白,如果你看完了本篇,那么恭喜你已经比99%的粉丝更了解我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上海经济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